影響臟腑健康的因素(上) - 認識大師 - 祝福平 陳怡魁 天目溶群 天目溶金 鎏金釉磁化缽(太缽)
字級:

影響臟腑健康的因素(上)

(陳怡魁 老師)

我們的主題:「環境食物水對內臟的影響(五臟六腑)」

內臟跟腦下垂體有關,腦下垂體叫做激素,內臟跟腑有關,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以及生殖器官的陰囊、睪丸、子宮、卵巢等和腦下垂體關係很大。

食物有植物、動物、礦物質、水分、真菌、菇類、茸類,而鹿茸不含在這裡,它是骨骼細胞沒有生命的細胞。

鹿茸吃素的可以吃,鹿茸是草字頭,吃素的人可以吃犀角解熱。

內臟營養的問題,吸收的問題在腑,腑跟臟有關係,膽跟肝陰陽相對,肝的分泌源自膽,膽汁是消化問題,膽汁和胃是分解問題,沒有這個東西沒有「0」,不會共振,痕量有共振。痕量,1mcg=1000PM(皮米),空氣2.5PM,這個單位已經很小了,還有更小的電子顯微鏡看不到,現在流行的核酸RNA是60到120奈米,比奈米更小的是皮米,是1X10的負12次方米,還有更小的單位1x10的負10800次方,是漢人發現,宋朝理學家發現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這個是哲學理論,看不到,看不到就是哲學理論。

環境看得到沒有?環境看不到神,而你缺少什麼看得到,物質在你的視覺供應看得到,你不供應它看不到,C14是碳C12的同位素有放射性,埃及法老王七千年前沒有C14的供應,才發現了法老王的存在年代,十九世紀發現,二十世紀證明法老王存在於公元前4500年。

這個看不到跟看得到,有和沒有,不多也不少,你的需求量要多少是一定的,宇宙環境要多少是一定的。二十世紀中葉西元1950年認為內臟不能吃蛋不能吃,吃了會高血壓,西元1950年不吃內臟不吃蛋黃的人,現在有85%老人有痴呆症,五十幾歲被逼退休,因為做主管不知道為什麼批這個公文,因為他忘記了。

研究食物的人才知道卵磷脂這麽重要,廠商大量合成大豆卵磷脂很成功,但是沒有效,二十一世紀五年前發表生蛋黃臨床效果很好,對於停止忘掉的效果很好。我請清大研究所的博士研究員去問這個價錢,1公斤20000美金,一天要吃幾公克?5公克。

環境看不到的有95%,黑暗物質控制了人類發現的物質。我回想我五歲的時候,我們陳家有陳家莊旁邊有客家莊等很多莊,我阿媽聽到吹狗螺的聲音就說隔壁莊要死人了,吹狗螺持續了三天,舅公死掉舅媽死掉,然後村莊子裏就貼出了顯考顯妣。

我到北醫後研究出來,癌症病患榮總最多,九號病房都是肝癌,可以聞到味道,我證實了狗在三十公里內可以聞到氨的味道,氨是細胞死掉之後的蛋白質液崩解產生的,快要死掉的人細胞崩解產生的,氨看得到嗎?也聞不到,狗才聞得到。電視播出的松露廣告是狗在那裏扒泥土,錯!是豬尋找松露,豬才能聞到松露,狗能聞到毒品的味道,沒有感測毒品的儀器,狗聞得到。

環境有什麼就是什麼,短命的人住在那個環境會短命,怎麼樣改變?改變味道,狗對死掉的人、毒品的味道感覺有味道,松露是真菌芳香吃了漂亮,吃了男人富貴,女人有婢女伺候。我研究陳圓圓,吳三桂的小情婦,康熙的姐姐還是妹妹嫁給吳三桂的兒子。陳圓圓了不起,改變了雲南的文化,燒香燒檀香烏沈,帝國的享受,康熙努力治國,吳三桂太享受了,康熙要平藩,康熙的國庫只有吳三桂的十分之一,康熙不平藩不行。

環境算風水,台灣的省會變中華民國的國都,春秋以來2800年在南京設立國都二十年不到,位於中華民國國都的總統府是誰蓋的?太平天國蓋的,最後太平天國被曾國藩滅族。

環境改變了我們的人生,我在有生之年改變了我的人生,人在群眾不管國家,管你自己就好了,檢舉我取笑我的人統統死光了,死的很難看,我創造了自己。

泰風水缽,光,味道,自己什麼味道?穿著穿棉的,我太太穿純棉的,在我有名的時候,送我的布料都是毛料的,同樣的毛料捲起來一匹一匹的做自己的制服,五十年來只有內衣內褲是買的,褲子坐破了叫我太太去補,她說我穿的完嗎?

碳水化合物特殊的要生吃,要生用,止血有細菌有外傷的時候生用好的很,因為植物採來槌兩下,敷在傷口可止血。細菌植物,植物槌兩下死掉變成醋,細菌被消滅。動物濾過性病毒,RNA、DNA、什麽肉等解毒靠生的動物,疫苗是生的,輝瑞的疫苗要保存在零下50度,還是生的活的。記住草藥搥一槌打爛敷在傷口消滅細菌,濾過性病毒瘟疫吃生的,食物是這樣子吃的。

生吞是我跟我太太結婚之前研究的,生吞研究的結果,生魚肉非常豐富又花天酒地的話騙錢騙到倒,生吞有細菌要配碳水化合物的茶。

管內臟的食物,吃肝補肝,肺補肺,大腸補大腸,盲腸是大腸跟小腸連接處催化,大腸屬金,小腸屬火,兩者怎麼連在一起?靠盲腸接在一起,盲腸在外國會割掉,在小孩子時候就割掉盲腸。

吃的牛肉要三分熟,大腸的話要有植物纖維才不會便秘,外國白種人吃三分熟的牛肉會便秘,把盲腸割掉就不會便秘。

隔夜的牛肉很爛的吃了會得癌症,分化毒素的牛肉,細胞死後產生氨,氨是細菌的營養,沒有細菌的話會產生氨產生毒素。

聲明:本文內容所提及之食物或維他命等,皆為提供建議,不具醫療與治病等藥效,請自行參考。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