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的龍 - 認識大師 - 祝福平 陳怡魁 天目溶群 天目溶金 鎏金釉磁化缽(太缽)
字級:

易經中的龍

在中國文化中,「龍」向來是一個既神秘又重要的象徵,也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圖騰,常有人以「龍的傳人」自居,就可以知道「龍」在中國的漢人文化中居於什麼樣的重要地位。

但重要歸重要,真正的「龍」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一問出來,大概就有很多人無法回答了。

在一般民俗的圖畫中,不乏出現龍的圖像,但是仔細一看,民間傳說中的龍,其實就是一堆不同動物的拼湊組合,「牠」有著鹿角、狼嘴、魚的觸鬚、鳥類的爪子、蛇的身體以及魚的麟片,動物學家也曾經做過研究,認為中國文化中的「龍」,其實是一種虛構的生物,只是一種文化的圖騰。

然而在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又說龍是「麟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又似乎是一種存在過的生物…總之,就是眾說紛云,沒有人能夠真正下一個定論。

在易經之中,提到「龍」這個字的卦辭也不在少數,這些對「龍」的描述,被武俠小說家金庸用來發明了「降龍十八掌」,而大家耳熟能詳的幾種掌法,如「亢龍有悔」、「飛龍在天」、「見龍在田」、「龍戰於野」…等說法,在廣大的閱讀群中,便成了相當眼熟的名詞。

但是,眼熟歸眼熟,如果真正要找出這些名詞的真正意義,或者是在這些描述中的「龍」是什麼,大概沒有幾個人能夠說得清楚了吧?

就因為有了這種讓人無法看清的特性,漢人文化中的「龍」,就讓陳怡魁大師產生了莫大的興趣,經過超過五十年的研究後,終於破譯出古代文化中「龍」的真正意涵與真相。

說穿了,其實「龍」是一種人人都看過,人人都很熟悉的自然現象,是一種詮釋大自然天象的抽象式描述。

是的,在漢人易經文化傳承下,神話中的傳說神獸「龍」的真正面貌,其實就是打雷、閃電。

201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