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魁大師論井水文明 - 認識大師 - 祝福平 陳怡魁 天目溶群 天目溶金 鎏金釉磁化缽(太缽)
字級:

陳怡魁大師論井水文明

在前文的序章中我們曾經提過,在人類的文明舞臺上,曾經有過許多燦爛的文明出現,但是在這些文明之中,卻以位於亞洲東岸的中國漢人文明最為特別,因為這個文明不但發展得早,大放異彩的時間比其他文明要早上千百年,更獨特的是,這個漢人文明的「續航力」更是獨步整個人類歷史,因為它在地球上的歷史已經超過五千年,未必最早,但是卻持續得最久。

以人類歷史記載中最早的蘇美文明來說,它出現於六千年前,但卻像是稍縱即逝的彗星一般,很快就在人類的舞臺上消失。日後,和中國漢人文明並稱「四大文明古國」的另三個文明:埃及文明、巴比倫文明、印度文明,更是很早就已經消失,雖然現在埃及和印度兩個國家仍然存在,但是他們現今存在的種族,卻已是和昔日光輝文明的種族毫不相干的另外族群了。

縱觀大地超過五千年的歷史,只有發源於亞洲東岸,黃准平原的漢人文明依然存在,而且仍然發光發熱,在世界上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這是一個事實,但是事實一定有原因,一定有真相,總不能很一廂情願地以「因為我們的種族比較優秀」含糊帶過吧!

然而,在漢人文化超過五千年的歷史以來,從來沒有人針對這個奇異的成就加以深入研究,大家都知道發源自黃准流域的中國漢人文化很出色,身為漢人文明的後裔也感到很自豪,但是卻沒有人真的知道背後的真相。

直到陳怡魁大師深入研究之後,才找到了令人訝異的答案。

這個答案的關鍵,和「水」有關,或者更明確地說,和「井水」有關。

井水文明的起源,可以回溯到極遠以前的古代,可以遠溯到黃帝時代。

世界上的許多偉大文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他們的文明發展過程中,一定有一條或一條以上的偉大河流。人類歷史上可考最早文明:蘇美文明,依附的就是兩條大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埃及文明賴以為生的是尼羅河、印度文明則有恆河,至於中國文明,最有名的當然就是黃河。

這種和大河有關的文明,在早期發展的時候,人們一定要住在大河河岸的旁邊,不能離得太遠。想像一下這樣的場景,早期的大地是一片蠻荒的平野,人類當時沒有進步的器具輔助,和大自然的力量相較之下,人們的行為都要仰賴大自然的規律而行。

我們知道,人類的生理組織有七成以上都是水組成的,人可以數十天不吃東西,但是如果不喝水的話,最多只能活八天,所以早期的先民居住的地方,一定要以水源做為最優先的考量。

因此,可以想見的,在那個時代裡,人們的部落集散地點一定都是在河岸的旁邊,這樣才可以輕易取得水源,所有人的生存、發展範圍,也一定要在水源,也就是河岸的附近,離得遠了,就會很難過日子。

但是,時間一久,隨著人口數量的增加,水資源的分配就開始出現了問題,人人都想住在水源旁邊的肥沃地區,但是資源就那麼一點,人口卻越來越多,在僧多粥少的狀態下,隨之而來的,當然就是為了搶奪資源而產生的戰爭。

戰爭的優勝劣敗分出高下後,強大的部落得到較好的居住地,弱勢的部落就只能選擇離水較遠的地區,這種地區不但耕種不易,因為距離河岸遠,來去之間花掉的人力、物力也大增,在取水的過程中,被猛獸攻擊吃掉,或是被盜賊搶奪的機會也大為增加,可以說是雪上加霜,本來就不夠強大的部落,承擔的卻是更大的壓力,因此永遠無法昌盛起來,嚴重的,還可能導致最後全部種族滅亡的悲慘下場。

縱觀所有以大河為基礎的文明,都受到水源分配的限制,因為人民只能住在水邊,自然限制了往內陸發展,開拓的機會。

但是位於中國的漢人文化,卻在遠古的某個時間點上,發現了新水源的取得方式,從此便開啟了一條與其他文明不同的分叉路,走向了比其他文明更早出現燦爛文化黃金時期,而且續航力持久力遠超過所有競爭者的康莊大道。

這個充滿創意的新水源,就是來自地下河川水源的井水。

201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