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A Vitamin A - 營養食品 - 祝福平 陳怡魁 天目溶群 天目溶金 鎏金釉磁化缽(太缽)
字級:

維生素A Vitamin A

維生素A.Vitamin A

特性

維生素A是包括視黃醇、視黃醛、視黃酸,及幾個維生素A先質(前維生素A類胡蘿蔔素)和β-胡蘿蔔素等的不飽和營養有機化合物基團,它們是具有全式視網醇生物活性的物質。維生素A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被認為對視覺的維持、細胞骨骼的發育及免疫系統而言是必需的,是人體13種必需維生素之一。
維生素A分為二大類:

一個是視網質,主要以脂質的型式存在動物的油脂中,此脂質是棕櫚視網酯(retinyl palmitate),主要由視網質與棕櫚酸所結合而成的。
一個是存在植物性食物及油脂中的類胡蘿蔔素,目前已知的類胡蘿蔔素有超過600種,但僅有十分之一具有維生素A的活性,其中β-胡蘿蔔素的活性最高。維生      素A的活性是以視網醇當量(retinol equivalent;RE)來表示,除了RE單位之外,脂溶性維生素也常用IU (international unit;國際單位)來表示。

維生素A最主要是維持視覺的正常,而這也是維生素A最為人所知的功能。當我們處在黑暗中時,有一束光照在已適應黑暗的視網膜上時,視紫質(含維生素A的蛋白質)會被分解而釋出維生素A,而於此同時訊號會被送至大腦而使視覺在黑暗中重新恢復;視紫質需要利用維生素A再製造,若維生素A不足時,視紫質也無法順利的再製造,當光束進到視網膜上時,視力就無法或會延後恢復,此現象被稱為夜盲症。
除了視覺功能的維持外,維生素A尚有其他功能性的被須要:

上皮組織正常分化:維生素A中尤其是視網酸是上皮細胞分化所需的,上皮細胞存在於呼吸道、腸胃道、泌尿道等部份,視網酸可引導角質細胞分化而生成成熟的上皮細胞。
視網醇是男女性的生殖過程、骨骼成長及代謝、造血作用和組織間鐵的分佈、免疫功能等也都需要維生素A的參與;但其機制及作用都尚未明確。

視黃醇的化學結構,是維生素A的主要形式之一

歷史

維生素A的發現可以追溯至1906年,當時的研究証實除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脂肪以外,另有一些因素可以維持牛隻的健康。1917年,有一種物質被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Elmer McCollum及耶魯大學的Thomas Osborne發現。由於當時水溶性的維生素B剛被發現,研究員決定將名字命為「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A)。
維生素A的功能及生化特性的確定是經過一段長逹130年的研究及發現,因此也無單一的事件可稱為維生素A 的發現。

1816年:生理學家François Magendie用狗進行營養缺乏的實驗,結果導致狗兒們角膜潰瘍、死亡率高;而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巴黎的一個被棄養的嬰兒身 上。
1880年代:Nicolai Lunin提出牛乳中含有某種未知的營養素,Carl Socins也提出這未知的營養素存在於蛋黃裡是脂溶性的。
1911年:Wilhelm Stepp表明這個重要的物質在牛乳中是脂溶性的,接下來的幾年中,Hopkins也指出某個有「輔助因子」少量地存在牛奶中並支持著生命的成長。
1913年:Elmer McCollum 及 Marguerite Davis在威斯康辛州,以及耶魯的Thomas Osborne和Lafayette Mendel指出,在奶油和蛋黃中促使大白鼠成長的因子與在豬油和橄欖油中的因子是不同的。
1918年:這促進生長的輔助因子被稱為「脂溶性A」
1920年:改稱為「維生素A」
1932年:Paul Karrer描述出維生素A的化學特性及結構。
1937年:Harry Holmes 和Ruth Corbet分離出了維生素A的結晶體。
1946年:David Adriaan van Dorp、Jozef Ferdin Arens找出合成維生素A的方法。
Copyright © 2012 S. Karger AG, Basel./ 以上版權所有©2012 S.卡爾格公司,巴塞爾。

缺乏徵狀

維生素A缺乏會造成夜盲症(night blindness),一些缺乏徵狀包含:乾眼症(xerophthalmia)、厭食、生長受阻、上皮細胞及皮膚乾燥、角質化等;某些動物也會因著維生素A乏缺而停滯發育甚至死亡。

備註: 維生素A.Vitamin A 的資料參考來源的連結

下一則    維生素D 

返回目錄

2015-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