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魁博士說故事的哲學觀 - 認識大師 - 祝福平 陳怡魁 天目溶群 天目溶金 鎏金釉磁化缽(太缽)
字級:

陳怡魁博士說故事的哲學觀

(陳國臺老師分享)

有些同學抱怨說:「陳怡魁博士上課都在說故事,浪費時間。」這些同學也許太執著於填鴨式的教育,太嚴肅也太不懂得聽故事的藝術。居然聽不出老師講故事背後的哲理。那些人就好比只看到懸崖峭壁,卻看不到那株珍貴的幽蘭,也聞不到那股沁人心脾的馨香。

中國名著「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那一部不是背後都藏著深厚的哲理,而且都是讓人百讀不厭的「故事」。對不同年齡層,有不同層次的啟示。每看一遍也都有不同的心得,陳老師是深得箇中三昧的高手。陳老師是要大家以輕鬆享受的心情來聽故事,博君一笑,把智慧愉快地帶回家,幫助你解除一週來工作上的緊繃與壓力。他一直想要破除學校填鴨式的教育。

或許有些人太執著於「上課」,總認為繳了費,一定要回收等值的知識。其實在繳交費用的同時,陳老師已將超值的贈品送給同學。

何況知識的價值不在「量」而在「質」,一顆小粒高純度的鑽石的價值往往超過一大堆的黃金。一株名蘭,有時勝過滿園的玫瑰,道理大家都懂,就看你如何取捨。

陳老師說過一個「雷公專打好人」的故事,背後是代表著一個無知的悲哀?還是台灣人好笨,雨天打雷本來就該休息了,為何還出去給雷打?還是政府你應做好宣導了沒?還是科學知識的省思?還是破除民俗的迷信「雷公雷母打架不長眼睛,專打好人」?還是……;最後陳老師的善良與慈悲,建議祖母及母親叫家中的長工,一旦遇到雷雨天不要外出工作以避免不幸。

知識容易被「講死」,「故事」是「活的」,可以有每個人不同的想像空間,各自詮釋,各自發揮。會說故事是一位智者,懂得聽故事又何償不也是一位智者與知音。

201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