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官階段的 食 - 生命循環/專業諮商 - 祝福平 陳怡魁 天目溶群 天目溶金 鎏金釉磁化缽(太缽)
字級:

臨官階段的 食

「十二長生」,指的是十二個名詞: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絕、胎、養。是華人文化中的永生密碼。

以「食」為中心的成功之術,先設定目的,再找出適合這個目的該攝取的食物,如何吃,在什麼時候吃,要吃多少,如此以正確的方式執行下去,就能達成「臨官」階段的成功。

每種行為,不同職業要吃的食物大不相同,有的食物對某種行業或是行為有益,但是對另一種行業卻可能沒有好處,甚至會產生危害。食物的成功之術,必然要先設定目的,再吃正確的食物才是正確的方式。而在這種食物營造成功的過程中,自身對於食物的自主性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說,要能夠吃自己想吃的,而且是正確的食物,不會被外在的環境或條件干擾,這樣才能確保「食」術走向成功的目標。

然而很可惜的是,在現代人的食物攝取方式中,許多人已經失去了食物的自主性。排山倒海而來的各式各樣食物有害理論,什麼東西都不能吃,什麼東西都容易長胖,容易累積毒素,搞到後來可能整桌菜沒有一樣可以吃,就算隨便挾一樣,也可能被老婆大呼小叫,弄到食不知味,不知所措。

在現代人食物的攝取建議上,陳怡魁大師主張的兩個理論,都可能和現行的營養學觀念有點不同,但是在華人永生哲學體系的探討上,有很多觀念本來就和現今盛行的科學理論有所不同。

陳怡魁大師的兩個食物成功學理論,一個是主張要多吃動物性蛋白質,也就是肉類。第二,就是如果你面對的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環境,可以多吃蛋,更精確地來說,是多吃蛋黃。

在現代的營養學觀念中,認為多吃肉是導致身體容易累積酸性物質,容易老化,甚至造成心血管疾病的諸多原因之一,輕食、淡食,甚至全素食的觀念大為盛行。但是翻開人類的歷史,在史頁上叱吒風雲,成為最後贏家的成功者,卻幾乎全是肉食的愛好者。在孔子的論語中不時提到的「肉食者」,其實就是當時社會上的高階層人士,所謂的「上流人」,這些人和肉食的關係,是互為因果的,因為身份高,有機會常吃肉,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因為他們常常吃肉,所以更具備有在相同環境下競爭成功的條件。

這一點,陳怡魁大師曾經在「肉食成功法」裡很詳細地說過。

另一種食物成功學,是「吃蛋成功法」。

在陳怡魁大師多年的研究中,只要是想要得到成功者,都會建議他們一天吃三顆以上的蛋,甚至有到一天吃九顆蛋的建議。

這樣的吃法,在絕大多數的醫生眼中,簡直是荒謬而不可思議的做法,和現今的營養學完全相悖,有的人甚至會直斥荒謬,認為這樣的建議,等於是叫人自殺。

因為在現今的醫學中我們已經知道,雞蛋的蛋黃中含有大量的膽固醇,而眾所周知地,膽固醇已經成了一個惡名昭彰的代名詞,許多心血管疾病就是因為膽固醇過高引起的。

因此,當陳怡魁大師提出「吃蛋成功術」的時候,受到的排山倒海強大指責,強度可想而知。

但是,很少人可以平心靜氣地思考一下,膽固醇的真正面貌是什麼?其實膽固醇本身是身體不可缺少的能量來源之一,人體運作所需要的能量,也就是「燃料」,有很大一部份,就是來自於膽固醇。

沒有錯,過量而沉積在體內無法排出的膽固醇,的確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元凶,但是會讓膽固醇沉積的原因,其實是人體無法將它代謝,就好像汽油能讓汽車馳騁在平野之上,但是如果一直加汽油而不上路跑個痛快,久而久之,再好的汽油也會形成汽車的負擔。

因此,膽固醇形成的種種病痛,主要的原因不在於膽固醇本身,而是沒有以正確的方式將它代謝。

陳怡魁大師在「臨官」階段的「食」之領域中提出的兩種食物成功學,都要有正確的配套的方式,那就是在攝取動物性蛋白質和蛋黃的同時,也要吃大量的綠色蔬菜,特別是富含葉綠素的葉菜。

因為要競爭的緣故,必須攝取的動物性蛋白質或蛋黃越多,要吃的綠色蔬菜也要更多,有的人甚至要一天吃三百到六百公克,最多有人還要吃到一公斤的綠色蔬菜,才能正常代謝體內的「燃料」。

吃,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而在臨官的階段,吃的重要性更是凌駕許多成功要素之上。

2014-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