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B3.菸鹼酸 Niacin - 營養食品 - 祝福平 陳怡魁 天目溶群 天目溶金 鎏金釉磁化缽(太缽)
字級:

維生素B3.菸鹼酸 Niacin

維生素B3.菸鹼酸.Niacin

特性

維生素B3 (菸鹼素.niacin、nicotinic acid.維生素PP);菸鹼醯胺 (Nicotinamide)是菸鹼素(維生素B3)的醯胺及其他具有類似之生物活性的衍生物。菸酸首次於尼古丁產物中發現,因此有“菸酸”之名稱來源。

菸鹼素也稱作維生素B₃,或維生素PP,耐熱能升華,它是人體必需的13種維生素之一,同時也是維生素B族群中的一員。菸鹼素可以在活體內被轉變為菸鹼醯胺,儘管這兩種化合物都具有維生素效應,但菸鹼醯胺較菸鹼酸的藥理學與毒性要小,這些效應會在菸鹼酸的轉變過程中產生。

有二種重要的輔脢:菸鹼醯胺腺嘌呤雙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NAD)和菸鹼醯胺腺嘌呤雙核苷酸磷酸鹽(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NADP),他們參與了體內許多酶類的催化作用,比如:代謝脂質、醣類和蛋白質及產生能量的氧化還原反應等,人體中有超過200種以上的酵素需要以NAD作為輔因子,而菸鹼素則是以上二者的重要輔酶。

菸鹼素可以從食物中獲得或可以色胺酸轉化而得,每60mg色胺酸可得1mg菸鹼素-食物中菸鹼素總量會以菸鹼素當量(niacin equivalent, NE)表示。菸鹼素同時是體內生化反應中的重要電子供應者;也可維持能量代謝與消化道的正常、皮膚和神經的健康。

菸鹼酸

歷史

1735年:中古世紀時人們糙皮病一無所知,它是於1735年時,自玉米引進歐洲不久後,由一位西班牙的醫師所描述出來的。

1771年:該疾病才由義大利醫師Francesco Frapolli命名而生。糙皮病自從義大利開始大量使用玉米後開始遍及並很快地在法國、羅馬尼亞及埃及等地發生。

1873年:奧地利科學家Hugo Weidel在研究辛可寧(cinchonine)和尼古丁生物鹼nicotine alkaloids氧化產物中發現nicotinic acid。

1912年:當波蘭裔化學家Casimir Funk正試圖為腳氣病找治療方法時,而無意間將nicotinic acid分離出來,由於該因子與治療腳氣病無關,Casimir Funk於是放棄了該項研究及他所分離出來之化合物,但他還是發現nicotinic acid可能具有某種重要的營養價值,於是他將他的研究留給奧地利裔醫生Joseph Goldeberger去找尋菸鹼酸和其他疾病的關聯。

1915年:Joseph Goldeberger醫生從密西西比監獄中徵得11位健康囚犯的同意而舉行了一項實驗,從實驗中發現改變飲食可以改善他們糙皮病的癥狀,而此飲食的改變仍是減少玉米的攝取,這也是他將其命名為PP(用於糙皮病預防)的因素。

1937年:美國的生物化學家阿諾德•康拉德埃爾維耶姆(Conrad Arnold Elvehjem; 1901- 1962年)依Goldeberger醫生的黃玉米飲食來誘發狗隻黑舌頭(類似糙皮病徵),然後再透過補充他們的飲食計畫給予菸酸素的補充來治癒該疾病。

缺乏徵狀

菸鹼素最典型的缺乏症是糙皮病(pellagra),其症狀有皮膚炎(dermatitis)、腹瀉(diarrhea)、癡呆(dementia)、神經衰弱和甚至死亡。

備註: 維生素B3.菸鹼酸 資料參考來源的連結

下一則    維生素B5.泛酸 

返回目錄

2015-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