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B12.氰鈷胺 Cyanocobalamin - 營養食品 - 祝福平 陳怡魁 天目溶群 天目溶金 鎏金釉磁化缽(太缽)
字級:

維生素B12.氰鈷胺 Cyanocobalamin

維生素B12.氰鈷胺.Cyanocobalamin

特性

維生素B12(氰鈷胺.Cyanocobalamin)又稱鈷胺素或氰鈷素,一種由含鈷的卟啉類化合物組成,是維生素B族群中最後被發現的。自然界中的維生素B12皆是從微生物產生而成的,也因此動物是人類食物中唯一的維生素B12的來源,肉類及肉類製品都是鈷胺的良好來源。
維生素B12雖歸屬為維生素B族群,但它卻有不盡相同之處:

維生素B12含有鈷原子,是所有維生素中唯一含有礦物質的元素,它很難被人體吸收同時吸收時需與鈣結合才能在人體中進行作用。

維生素B12無論是結晶狀或水溶液中對光、熱、酸、鹼的反應皆為穏定,其分子結構比其他的維生素複雜。

其鈷原子可接上氰化物(cyanide)而具有活性。

維生素B12僅能由細菌製造而無法在動物或植物中找到。

維生素B12是B族維生素中迄今為止發現最晚的一種,它含有3價鈷的多環系,是唯一含有主要礦物質的維生素,很難被人體吸收。在吸收時需要與鈣結合,才能有利於人體的機能活動。

維生素B12參與了酯類、脂質代謝及核酸合成,因為它是體內代謝奇數脂肪酸和合成甲硫胺酸所必需的輔酶,同時也可抗貧血、預防神經系統病變及幫助蛋白質合成。

值得一提的是,維生素B12也關係到葉酸是否能被有效地運用來製造DNA和紅血球,因為葉酸的功能需要維生素B12和甲硫胺酸的配合參與才能執行。

歷史

在中國早在東漢末年,華陀時期就已知道要吃肝補血,而肝臟食品正是富含著抗貧血因子。

1926年:美國哈佛醫學院發現動物肝臟中富含著一種可以控制惡性貧血的因子。
1948年:化學家Ricks等從肝臟濃縮物中分離出微量的紅色晶體,並証實了該物質可以治療惡性貧血,而將該因子命名為維生素B12。
1948年:Smith和Folkers利用細菌培養和色層分離而得到維生素B12。
1958年:Hodgkin確定了維生素B12的化學結構,世界各地的藥典也都收藏。

缺乏徵狀

維生素B12是人類最重要的維生素之一,但也容易被忽略,尤其素食主義者更容易造成維生素B12缺乏症。有一種遺傳性的缺陷,因胃部無法分泌小腸吸收維生素B12時所需的蛋白質稱-內在因子(intrinsic factor ;IF),也會致使維生素B12缺乏,此缺乏會使葉酸不能利而造成巨型紅血球貧血症,稱之為惡性貧血。

維生素B12會產生中樞及週邊神經系統神經症候,如:亞急性脊隨退化和週邊邊神經病變。另可能造成視力模糊及精神變等現象。

備註: 維生素B12.氰鈷胺 資料參考來源的連結

下一則    生物素

返回目錄

2015-10-07